
這本書是所有小孩家長都應該熟讀的一本書!!
每個家長都是沒有經驗教育者,但也是小孩成長/學習最重要的推手。孩子的學習,應該始於家長對”教育”的認識與理解。這本書綜合了許多成功的商業書籍內容,應用在孩子教育的工作上。從觀念到明確的工作方式都有詳細的說明。非常推薦爸媽閱讀。
心態對了,是成功的第一步
01 心態致勝
- 每個人的天賦差不多,差別在於方法應用
- 讓孩子有想要完成的目標、理解目標對自己的非凡意義,至關重要。
- 孩子快樂學習很重要,但遇到瓶頸時就放棄,導致不想學習艱澀事物、自我放棄,是更可怕的後果。
- 《心態致勝》一書說明孩子與家長的兩種心態:
- 「成長心態」是相信透過後天學習與努力,每個人都能有無限潛力,因此不畏懼困難,要勇於嘗試,因為每次的努力都會讓自己更進步
- 「定型心態」是相信每個人都擁有固定的智力與才能,避免挑戰與失敗,容易自我設限,告訴自己我沒辦法。
- 孩子的「成長心態」與「定型心態」可能來自於家長觀念灌輸,所以心態致勝要從家長做起
- 遇見更好的自己,就是學習的意義。
- 培養孩子「成長心態」的方法:
- 不要誇孩子聰明,要稱讚孩子努力
- 不要貼上負面標籤
- 要有完成主義,而非完美主義:先求有,再求好
- 《完成: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以實現的有效練習》書中提的八個練習:
- 欣然接受不完美
- 識破讓你分心且遠離目標的陷阱
- 把目標砍半
- 甩掉絆住行動的潛規則
- 設定優先順序,有捨才有得
- 善用數據,看到進步
- 把目標變得有趣
- 克服畏懼接近終點線的心魔
02 因為沒補習,所以成績不好?
- 補習要補強,讓孩子擅長的持續成長,因為競爭是與自己較量。
- 心得:不完全同意上一條,但值得進一步省思; 太早決定孩子的強項,是否也是定型心態?目前也有許多研究顯示通才比專才更好,更能適應世界的多變。或許答案跟年齡也有關
- 陪伴孩子檢視讀書的方法,一次只改一個地方,一定要有耐心
- 孩子的基本功:跟上進度、理解內容、完成作業
03 建立對成績表現的正確心態
- 不要把目標設定在”第一名”或”比較高下”,應該是”自我進步與成長”
- 考試是一時,學習是一輩子,鼓勵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、享受過程
- 《長勝心態》就是持續成長的心態,讓自己不斷優化迭代並改變調整行為。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,實現自己無法單獨做到的目標。(成長必然在團體之中)
- 不要追求短期見效的方法,而是追求持續且穩定的進步。把基本功練到像呼吸一樣自然,內容自然也滾瓜爛熟了。
04 學習的終極能力 – 從專注力道恆毅力
- 訓練孩子專心的方法:
- 桌面整齊乾淨,把其他東西收起來
- 將工作條列後,依照要是第一排序、適當分配時間,並把時程做視覺化處理
- 用計時器(番茄鐘)帶領孩子在有限時間內完成
- 把複習當競賽遊戲,(要讓孩子對學習保持興趣)
- (要給孩子玩的時間)
- 學會專心的下一個步驟就是把專心持續下去,也就是恆毅力
- 建議將孩子交給其他老師、教練教導
- 讓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,(引發正循環)
05 調整心態的幾個方法
- 閱讀寓言故事,改變自己觀看事情的角度
- 讀一首詩,從種找到領悟與方向
- 去戶外運動,可以改善並強化海馬迴的功能,達到記憶改善的功效
- 聽一首勵志的歌曲,撫慰心情再次奮起
- 練習深呼吸打坐,調整節奏
埋首苦讀前,先設定學習的方向
06 人生是無限的賽局,要建立長期的學習力
- 人生就像一場又一場的遊戲,沒有規則,就沒有輸贏,目標就是繼續玩下去。
- 只有堅持不斷學習與實踐,才能把所學轉化為能掌握的能力,對生活、工作、學習也能更得心應手
- 考試總有一天會結束,在學校要培育長期學習能力,因應未來時局的變化
07 打破迷思,了解學習的遊戲規則
- 理解遊戲規則,可減少錯誤與失敗,避免挫折、增加成就感 (以終為始)
- 孩子了解學習的有效方式,就能在考試之餘,有更多時間探索世界
- 考試取得高分,才能讓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利 (選擇比努力重要,但要先努力才有選擇的機會)
- 《快樂學習》並非學習過程要很歡樂,而是強調知識成長的喜悅
- 知識最終就是應用,把握《三分輸入,七分輸出》的黃金比例,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活用知識
08 找到適合的學習法,才能有效學習
- 孩子不會時,要協助他們找到正確有效的學習方式,(國小小孩的知識他遲早能學會,只是學習方法的不同)
- 大腦學習的三個層次:理解、記憶、連結; 要分辨小孩不會是哪個層次的問題
- 在學校剛接觸新知識,要跟上老師並理解內容,回家後、過幾天後要複習增加記憶,知識要活用(素養養成),多做練習後,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性會加強連結。
09 利用系統化操作,改善弱科
- 要改變內心對弱科的定型心態,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學習與努力而得到進步
- 不一定要變得很厲害才能開始,但一定要開始才能變得很厲害
- 弱科的標準是”我要比以前進步”就可以了,要重視複習與預習
- 將讀過的部分,用自己的話講過一次,講得順暢代表消化了內容
- 筆記是歸納整理自己的知識,孩子練寫筆記也是綜合能力的訓練
- 考試是要讓自己知道那裡不會,考後要檢討訂正,重新學會,讓「考試後100分」
10 改善學習偏食,不仰賴強科項目
- 避免強科讀書時間大於弱科的偏食狀態
- 閱讀是翻轉強弱科的關鍵能力,塑造孩子能隨時閱讀的環境
11 把同學當成學習夥伴,展開良性的比賽
- 《禮記‧學記》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
- 家長與老師要讓孩子找到共同奮鬥的學習夥伴
- 學習夥伴除了互相討論功課,教學相長,也能互相學習”更好的讀書方法”
畫零為整,建立良好讀書習慣
家長要與孩子一起設立具體的目標,解釋目標對自己的重要性,激發孩子對目標的渴望
12 與孩子一起討論目標,讓任務顯而易見
- 把目標與當事人討論,並可視化目標,增加孩子的渴望
- 用SMART原則設定目標:
- Specific:目標必須是具體的
- Measurable: 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
- Attainable: 目標必須是可行或可達成的
- Relevant: 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
- Time-based: 目標必須要設下期限
- 目標要讓孩子決定,自然也要他們自己負責執行,年紀還小的孩子,父母應該負責計畫,原則是「安排七分滿」
- 學習四步驟:洗碗
- 我說你聽
- 你說我聽
- 我做你看
- 你做我看
13 找出阻礙學習的陋習著手改善
- 好的做事習慣:要事第一、排出優先順序,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做完
- 常見的壞習慣:沒耐心,用「這個我知道啦」回應,老師講課時神遊,結果漏掉新的教學
- 常見的壞習慣:讀過但沒有理解,一知半解的知識讓成績忽高忽低,遇到素養題就會無法應付; 一起看作業與考試錯的地方,陪伴調整
14 利用兩分鐘法則,養成立刻行動的習慣
- 兩分鐘內能完成的事情,就馬上開始
- 先求有,再求好,願意就是很棒的開始
- 孩子的天資差距不大,但讀書習慣好壞差距很大
- 學習 = 策略 + 技術
- 鞏固好習慣:以身作則讓好習慣耳濡目染、渴望(讓息館有吸引力)、回應(讓行動輕而易舉)、獎賞(讓獎賞令人滿足)
- 固定孩子的讀書時間跟作息
- 視覺化小孩要做的事情並標示所需時間
15 用番茄鐘工作法,解決拖延病
- 孩子對時間的寬幅感官從當下開始慢慢變長,所以先讓他們照表操課,之後多看時間已建立時間感
- 番茄工作法:專心工作二十五分鐘+短休息五分鐘,幾個回合後一個長休息
- 心得:小孩一開始對做一件事情需要多少時間不清楚,透過一起規畫工作可增加時間掌握能力
16 預習是最值得投資時間的學習項目
- 預習可減少上課聽不懂,事後追進度的問題,可大幅增加學習效率
- 學得好就是要在孩子有限的專注力中,增加學習素材的接觸頻率 – 預習+複習。
- 預習的步驟:
- 念過一遍並畫重點
- 重讀一遍,確認沒有重點遺漏
- 作筆記
- 筆記蓋起來,用自己的話說一次
- 把不熟與不懂的地方標記,上課時間舉手提問
17 建立自主學習的習慣,從培養興趣開始
- 當自己豐盛了,孩子也會從我們身上學到,所以學才藝先從自身開始檢視。
- 找到興趣、保持興趣,孩子就能帶著好奇心往更深的內容去思考
- 多給孩子正面鼓勵與肯定、引導孩子做得更好
- 減少餵養知識並希望孩子快速學習,利用興趣讓孩子主動找答案,養成自主學習
18 彙整有效筆記,從三個訣竅著手
- 濃縮重點尋找關鍵字
- 格式要一致,不要一直變化
- 可以用縮寫、數學符號加以呈現,以提高書寫效率
- 康乃爾筆記法:筆記區(課堂中抄寫)、整理區(關鍵字整理)、摘要區(用自己的話講一遍)
- 筆記無法代勞,要孩子自己整理資訊並抓取重點
- 心得:初期讓孩子寫日記(提取記憶),先用列表寫下項目(關鍵字),再將內容寫出(用自己的話講一遍)
學習要進階,細節得注意
19 筆記進階班,摘要語彙總問題的方法
20 利用檢討,有效檢視學習斷點
21 打腦的記憶運作,理解了就能利用
22 用語文搭配圖像記憶,記得快又久
23 固定學習的頻率、步驟,讓短期記憶變長期